丧礼(7)后记

生前身后的空虚感弥漫着整个丧礼。即便在人声鼎沸的殡仪馆。中午吃饭之前,丧礼结束了。大家还要赶着一起去吃饭。由主人做最后的答谢。也就是说,殡仪馆的早上是很热闹的,而一过中午,便恢复了平静。送别逝者以后,人们在席间依旧可以笑语盈盈,食物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它可以让人感动,可以让人愉悦和放松。进食的过程,是放松自我最好的一个过程。席间,杯盘罗列,觥筹交错,虽然没有其他时候气氛那样热烈,但也是很融洽和谐的。大家都像了了一桩大事一般,在放松之余,慢慢品味着酸甜可口或咸或辣的食物。人们已经很合时宜的避开了有关逝者的一切话题,而是不着边际的谈天说地。而逝者,也如消逝于这世间一样,会在漫长的岁月后彻底的淡出人们的脑海和心灵。也许只有在不经意间才能被想起。酒足饭饱后,人们都满足的各自回家休息了。这场丧礼就这样的结束了。随着燃烧结束了。随着那美丽的火焰结束了。留在人们内心的,只有那一段段逐渐模糊的记忆。

好了,中国城市的最普通的丧礼,就是这样,就是这样的开始直到结束,如同生活中出现的每一次相聚和每一次分离一样的普通。也如你划开手机开锁键一样的平淡和自然。我 没有什么深刻的哲学道理讨论,只想记叙下这一件件生活中发生的琐事来提醒自己生活的真谛和存在的意义。即使有时候我也很无聊。

Continue Reading

丧礼(6)归去

被工作人员推走后。悲痛的亲友们就这样互相搀扶着沮丧的退出了这个简陋而嘈杂的告别厅。当然,如果付钱的话,有各种档次扑满鲜花的豪华告别厅。有音乐,有花环,还有整齐肃穆的你可以想到的任何领导人追悼会一般的会场。人在活着的时候喜欢各种意义的形式,同样在往生以后也无可避免的被活着的同伴冠以各种样式的形式。其实,对于弥留的人来说,陪伴和关怀,有尊严的去世,才是最重要的。多少乏力的“不要想太多”的语言,都是苍白的。死亡并不就是一味的恐惧和忧伤。死亡也可以是安详和宁静的。可以寻找自我的性灵和下一个旅程开始的起点。插满全身的管子,医生无奈的开单,注射各种维系生命却带来知觉痛苦的药品。。。这不是生命走到尽头的标配。我们可以用更多更好的方式来做个好的了解。

殡仪馆的熔炉每天都在运作着。那一个个被推进去的遗体,就这样被焚毁。他们留存于世的最后一点痕迹,一丝完整都被打碎并重新组合。准备好的骨灰盒被送窗口递进去。工作人员象征性的扫了一些灰分放入盒中以留给后人怀念。而恰恰在这个时候,人们似乎都松了口气,已不复刚才的忧伤。因为这付之一炬的瞬间,无论是生者还是逝者都像经历了一场洗礼般,剩下的只有暴风雨后的宁静和夜深人静之时的回味。

这时,也就到了最后的一步,热闹的祭奠。依然是火,熊熊的烈火,燃烧所有为逝者准备的香火纸马,花圈瓜果。火,这一为人类带来生命的东西,是如此地受到人们崇拜。即使是在去世后,人们依旧信仰的着它。期待着它,仿佛它是无所不能的神,可以连接人的前世今生或者来世。领取骨灰的地方到祭奠的地方大概有几十米的路程。照例有吹拉弹唱的小队在来回往复的演奏着单调重复的哀乐。如果亲友们有意,可以雇请他们在这段路上演奏一番。我想,这是符合国人习俗的。婚丧嫁娶,没有音乐,冷冷清清的,都会显得太过凄凉。即便是在这样的境况下,我们依旧会选择一场表演,即便它是敷衍和不真诚的。

祭奠完毕后,至亲簇拥着家属,将逝者的灵骨存入架子上,待到来日挑选好的地块置一小块公墓才可长眠于地下。存放骨灰盒的大厅也很宽阔高大。但是却安静地让人觉得阴森。顶天立地的架子,摆满了一个个的骨灰盒。每一个上面都贴了一张照片以示纪念。照片上的面容大多是不苟言笑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幼。让人怅然。他们都是曾经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活生生的人,现在却孤零零冷寂寂的待在这里。不过,这里只是生者聊以慰藉的场所,也许逝者早已踏上更加永恒的征程呢。当看到英年早逝或者夭折的照片时,你忍不住的内心就要慨叹一番。可是看久了,也就释然了。道家讲对立统一。事无绝对,生即是死,那么是不是代表着死就是生呢?看管这些骨灰盒的工作人员安静地在门口织着毛衣,专注的,没有任何情绪和孤独感。这里即使是夏天,也用不着开空调,倒不失为一个清闲的工作。

Continue Reading

丧礼 (5)冷柜

逝者被整齐的码放在多层冰柜里。更搞笑的是,这些柜子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有vip贵宾冷柜,还有普通冷柜。其实作用都是一样的,但是价格把他们分开了档次。可怕却是,殡仪馆会很猥琐告诉你,普通便宜柜子已经没有空位了。也就是变相地逼迫你出更多的钱去租用vip。已无声息的逝者,对于高档与低劣还会有什么感觉?还会有什么差别?这样的方式也就只有在这个乱象丛生的国度才会出现。都说女人和儿童的钱好赚。我看死人的钱也是伸手就能拿来。好在,公墓都是国营的。如果放开私人经营的话。我想,也许就会因为竞争而便宜呢?哈哈,怎么说呢,公有制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制度,我不予置评。

到达殡仪馆以后,家属们会被要求拿好等待,等待着见逝者遗容最后一面,等待着那生命最后的燃烧。

亲友成群结队的等待着。大概要等待十几分钟,之后,被告知进入一个叫做告别大厅的地方。那里空旷且凄凉,高高的圆顶,显得很高大且巍峨,好在活人很多,不然会显得更加阴森。那里有很长的一排排的门洞,里面有工作人员。当你把名牌递交进去以后,工作人员会把逝者的遗体从冷柜中推出,以便亲友们瞻仰。这里的工作人员因为工作的缘故早已锻炼的很淡定,他们见过太多的死别了。见过太多的男女老幼,见过太多的惨烈与安详。我很敬佩他们,也许他们的出发点并没有什么悲悯的救世情怀,但是他们的工作确实是大多数人所不愿意接触的。

随着一声响亮的高喊,遗体有一个工作人员用推车退了出来。他早已穿戴整齐,面目平和。这是他在世间最后的一次展示。如果说生带来了喜悦和惊奇,那么死带来的就是顿悟和慨叹。在他活着的时候,他也许工于心计,也许老谋深算,也许天真无邪,也许青春美丽,更也许是救人无数。可是身后,这一切的荣耀与低微,满足与遗憾,悲伤与快乐,任何的记忆和信息,就会消散,随着烈焰,蒸腾起高耸的火焰,带着仅剩的躯体,回归到自然的怀抱,回归到我们人类初始的怀抱。

看到遗容的瞬间,亲友们的情绪爆发了,他们奋力地的喊着,企图叫醒逝者,也似乎是在发泄着自己的悲伤与郁闷。实在是太压抑了,记忆中那个鲜活的印象从此就要开始变得灰暗,模糊,直至消失不见。感情,首先作为一种感觉,被原始地唤醒,所有的情愫都会如潮水般涌入,冲击内心,潸然泪下,或者嚎啕捶胸。可是,这个工厂不容你有太多的感情宣泄,工作人员只给了你短短的几分钟,除了让亲友们告别以外,最重要的是要验明正身,确定是不是那个人。他就这样又被匆匆的退走了,退向了那个终点。那个可以让人看到的终点。

Continue Reading

丧礼(4)出殡

所谓的出殡这一天,亲友们照例一大早聚集到事主家。因为大家要先吃早饭,然后集合。每个人情绪都是低沉地,毕竟这是一件让人悲伤的事情。在之前守灵的几天,除了至亲。其他的亲戚和朋友会很快的适应。而且会很快的聊起来,心情变得逐渐平静甚至平和。也会小声地说笑。而更多的谈话则是围绕着活人以后的生活以及逝者留下的遗产。因为缺乏保障和安全感,人们最先想到还是财产和成本。发丧的成本,送走逝者的成本。现下的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积弊未清,又填新错。人民虽然很勤劳,但是换来的保障不是很到位。发展中国家,各种缺乏,没跟上时代潮流却又尽力地想跟上,这就很尴尬了。不过全球化这个魔咒,最终会毁灭这个世界。什么地球村,地球不会变成一个村子,变成一个村子的地球也不会是个更加幸福的所在。

亲友们都开着自己的车,车早已是人们见怪不怪的交通工具。也许他们还在为每月的油费苦恼,甚至为了追求高档而贷款买车,也许,车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吧?不过更多的还是枷锁而已。大家整装出发,坐上车,浩浩荡荡的开往了殡仪馆。

人口的稠密,殡仪馆的生意,哦,抱歉,也许不该说是生意,应该说是业务。殡仪馆的业务也是格外的繁忙。城市寸土寸金,是没有地方可以留给人们去做个高耸坟包去土葬的。只好用一把火,把身体化为一抔灰土。 然后再象征性的扫到骨灰盒里一些留给后人作为最后的念想。照例地,殡仪馆还是那么堵车。因为修建在郊区,且公共服务不发达。人们只得开车前往。无论是哪个殡仪馆,都是车满为患。停车场的面积甚至都要媲美公墓的面积了。虽然是灵魂休憩的阴宅之地,却未见得有任何的阴气,反倒是活人的脚步和喧哗使这个地方阳气充足。人声鼎沸。各种高大肃穆的建筑。随处可见前来为自己亲人送行的人群。他们有的很悲伤,互相搀扶,有的很沮丧,默默不语。而有一些则是忙里忙外不断的张罗着,颇具领导风范。而逝者则完全无知觉地躺在冰冷的柜子里,任由摆布。不过我相信留在世间的躯壳都是暂时存在的。而高贵伟大的精神才能长存。

这里不像是个可以缅怀先人的场所,诗里描写的所有情节和哀伤都和这里无缘。它更像是一个工厂。按照着特定的程序无缝衔接,快速高效地运转着。它不容你有太多的啰嗦和感慨。催促着,赶着你向下一个环节进行,因为你的身后,还有更多的人在等待。而你,也早已等待多时了。

焚烧炉里蒸腾的黑烟,苍凉而寂寞,空气里焦土的味道,让人有些许的不适。肉身的陨落和躯壳的焚毁恰如任何我们使用过的火器一样。都有着同样的味道。就像一根熄灭的火柴或者蜡烛一样。伴随着一缕青烟,无声无息地消逝于无形。

Continue Reading

丧礼(3)它恐惧否

简单的摆设,摈弃了可以节省的一切。家人们简单过来吊孝治丧。连送个花圈都没地方摆。因为自家的窗户永远就只有小小的那一扇,隔壁的邻居恐怕不想沾这个晦气。而更可悲的是如果你住在高层上,很抱歉的告诉你,恐怕连花圈都要摆到家里了或者省去了。因为你的领地只在空中。呵呵,相信我,我这是苦笑。

人们追逐攀比着,希望自己能够住在宽敞的居室里,这本无可厚非,可是,城市已经越来越不适合居住了。大家觉得住在有电梯的房子里可以省去爬楼的时间和体力。但你们没有注意到的是,你们的身体已经在逐渐的退化在这现代的各种所谓的便利设施里。心灵的不美满,行为的欠缺,身体的乏力。如果你相信电视广告上名目繁多的补品的话,倒不如放松心灵去多多身体力行的做事。简单的吃饭,简单的生活。

如果你能抑制那低等级的狂喜,你必将收获高等级的安宁。我不知道人们现在还是否相信灵魂。虽然我知道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度。可是,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如果没有神可以膜拜和信仰,那么他们可能信仰有更多缺陷,甚至更可怕的事情。城市的丧礼都把时间确定的非常紧迫,短短的三天就要结束。是啊,在这个凡事都讲求效率的时代,婚礼和丧礼都要赶上效率,赶上人们快节奏的高速生活。也许这个时代灵魂也需要高效率,来赶得上快速的投胎转世。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着没有信仰的缘故,我们的人民大多忌讳死人。即使是自己的家人,也会有些许的发毛。无论是生灵还是亡灵,都有自己的归宿和寄托。其实古人所留下的种种关于亡灵魔鬼以及地狱的传说不过是因为对于亡灵的敬畏。心存敬畏是一件好事。它会随时提醒你,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如果没有了敬畏,人们就会肆无忌惮的失控。去迎合自己的欲望,去发泄自己的需求。没有顾忌,没有底限。也许这就是现在这个时代魔鬼丛生,乱想频出的缘故吧。人们因为步伐太快,不肯花一点点的时间去反思自己,去内省。孔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的训诫早已消逝于茫茫的滚滚人流中。人们总是期待着,忙碌着。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那么忙?他们常常会一脸茫然或者一脸不屑的回应你。似乎不忙起来,就等于是懈怠,就等于是不求上进。社会给予每个人的评价标准和所有世俗的眼光,左右着每一个人的行为。他们天天为自己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贴上“奋斗”的标签。似乎,无此不足以彰显自己的精明和强干。网络上,太多太多的鸡汤文像瘟疫一样扩散,它潜移默化地教育人们要去努力,要去紧追,要去寻找。可是为什么没有鸡汤文去引导人们寻找一下真我。去伪存真的真,真善美的真,真挚的真。。。。

Continue Reading

丧礼(2)晚情

现代化大都市的飞速“发展”。 使得人们不自觉地被裹挟着踉踉跄跄的前行。道路更加宽阔平整了,交通四通八达,私家车更是以几何数量级的速度增长着。人们的互相联络早已不像之前那么困难。早就抛弃掉了之前写信的雅致。先是电话,然后是手机,然后是短信,然后是微信。每个人的状态和隐私都被无限的放大,供所有的人消遣和浏览。甚至挖掘。人们好像在这个信息化现代化的时代里变得更加肆无忌惮,麻木和放纵。城市里车水马龙,喧嚣不止,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原先慵懒缓慢的生活被陡然而至的都市砸的粉粉碎。也许是因为联络太过简单,人们已经没有了之前”家书抵万金“的喜悦,更没有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伤。所有的依依惜别都显得言不由衷的敷衍。

人口更是不断地被推搡着,向一个一个的城市聚集。局促的空间,狭窄的范围。越盖越高的高层,拆毁了孩子们在院子里、山野里、草地上嬉戏的权力。也打破了人们之间应该有的安全距离。因着这份拥挤,人们变得躁动, 变得一触即发。就连办个丧礼都显得那么草率。有限的场地早已被每家每户的僵尸车占据,这些移动的钢铁垃圾,迟早会被人们摈弃,只是这还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不过也就是个早晚问题。

城市里的所有仪式都是敷衍的,无论是被迫还是故意。这些仪式的简单,放到之前可能会换来令人发指的侧目。然则,随着儒家文化的颓丧,礼-已经是个式微的名词。人们早已被忙碌的生活占据身心,紧绷的神经无法再去体会古人的说教,只能在喧嚣放纵的声色中得到暂时的放松,即便这些”放松“都是需要被忏悔的。

都市的丧礼,虽然以人的死亡而终,但是先人是不被允许在死后回家的。他们会在垂危的时候被送往医院,接受”专业“的折磨,以维持那残喘。即便那只能倍增他们的痛苦。而当他们撒手人寰以后,则是被急速赶来的家人包围悲痛后,草草梳洗整理,被抬上一个简陋的纸盒,忙不迭的送到了殡仪馆。殡仪馆对于这些灵魂更是陌生而孤寂地。我不知道那些灵魂会不会心存怨尤。可是他们早已身不由己,也许他们早已在生前看惯了这些程序,已为自己做了多次的心理建设也未可知呢。

我却替他们感到悲凉,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谁又能安然平静地接受这冰冷的一切呢?如果活着的时候因为有体温而有温情,那么死了以后,这份温情就会随着体温的流失而一去不返么?每一个时代都有它悲哀的过程,每一代人都要经历这乱花迷人眼的歧途。不过我们总是能迷途知返而义无反顾的踏上另一条歧途。也许古人的丧礼在今人看来是夸张而有强烈表现欲的,可是它们确是在历经风雨过后的一套法则,是对每个生灵由衷的敬畏。如果没有那份敬畏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秩序早已回到了蛮荒时代了。

Continue Reading

丧礼(1)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固有一死。千百年来,无数的先辈和后辈都在孜孜以求着长生不老之术,期待着在这个世上能更长久的待下去。有时候真是哑然失笑。人来到这个世上的契机本就是不确定的。有意外,有期待,有惊奇。总之都不是随着自己的心思而来。谁让人类的发情期是如此的不稳定且避孕措施不完善。太多太多心存怨尤的生命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来到了这个痛苦且美丽的世界上。

奇怪的是,很多人来到世上是盲目的,可是一旦开始生长起来,却是嚣张的,他们发扬着人性贪婪的枝桠,抢夺有限的资源,抢夺各种他们认为重要的东西。必要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同类相残。使得很多表示不忍看到狗狗互咬的人发出悲怆的呐喊“救救孩子!”好吧,虽然他们也经常用不同方式同类相残。

从生到死,每个人都在经历轮回。无论你是位高权重的伟人,还是蝇营狗苟的小民。生和死都是平等的。谁都是由母亲的肚子里出生,并在蹬腿咽气的刹那后悔自己咋这么早就死了!其实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悲痛总是暂时的。人性一再的证明了,事到临头才知悔改,是人类的劣根性,永远改不了。死亡的恐惧只有身临其中的人才可体会。侥幸活下来的人总是有恃无恐的。他们只会暂时悲痛与慨叹片刻,便开始了之前日复一日的生活,继续犯一直都在犯的错误。从不觉醒,从不悔悟。

当然,如果大家伙都有六祖慧能的觉悟的话,大家早就共同登极乐大宝了,就不会有这么多人间百态,世情冷暖了,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悲欢离合,长吁短叹了。那么是不是文化,诗歌,艺术就不会发生了呢?人真是一个矛盾体,既有让人欲罢不能的可爱和才能,又有让人齿冷的淡漠与凉薄。真真是可爱起来,比加菲猫都萌,可恨起来比暴徒都可怕,枪毙一个小时都不为过的那种。

出生是一个里程碑,同样,死亡也是一个纪念日。生与死对于人来说都只有仅有的一次机会。不纪念一下的话,实在是不符合人类酷爱表现的本性。生,大家都喜欢,新生命嘛,有无限可能,有添丁添福的喜气。大人们都很盲目乐观的端详着自己创造的作品,专属自己,独一无二。周围的大人们则是怀着各式各样,或祝福,或嫉妒,或冷眼的心态在审视着这样的时刻。或实心实意或心口不一的祝福着。

死亡,作为一个祭日,更是值得被活着的人们永远铭记。亲人去世了,或寿终正寝,或急病而亡,或意外离世,都要通过这个丧礼来做个注解。人类虽然总是喜欢同类相残,可是一旦看到同类的死亡,总难免有点兔死狐悲的感觉。尤其是看到是尸体。虽然天天要吃各种肉类,其实也就是各种动物的尸体。却在看到同类的尸体的时候腿肚子不自觉的开始转筋,手变凉,脸便僵。其实那具尸体,不过同超市里摆着的各种生鲜是一个道理的。道理都讲得通,可是事到临头认怂的还是人类。

Continue Reading

世界,您好!

好吧,既然听到了一首这样的歌,那我就借用这首歌的第一句歌词来作为开场白吧。生活,总是阴差阳错。好比我想做一个厨子却成为一个业余码字的人。来到这个世界,实非我所愿,但我依然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若没有时间的维度,恐怕生命就是一根根直线,无声无息的消逝游走。过去似乎永远不存在,它只存在于玄幻的记忆中,而所有媒介的记录,都是因为有了时间的定义才拥有价值。爱因斯坦的惊世才华,用天书一般的公式和文字把多少年来人们思索无解的问题成型于每个人的大脑里。我现在思绪飘摇,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可以生发出很多很多的思索和结论。就像梦游不断的晴天娃娃一样。即使被迫离开阳光和美梦,也是混沌的昏沉的。如果没有时间的积淀和经验,可能很多情感和叹息对于我来说都只是管中窥豹而已。也许,真像不知哪位高明所说的一样,“只有你不敢做的,却没有你不能做的”。我不喜欢鸡汤文,可是它的味道真的很醇美,加足香料以后,足以提振一刻钟的精神。我也不喜欢忧郁烦躁的喷子文。他们能用狂暴和不理智的嘶吼打断你任何的冷静和平静,你却需要调动更多的卡路里去应对,虽然最终发现那是没有价值的。我更不喜欢四六对仗的骈文,可是不堆砌辞藻,不矫饰的文笔,恐怕凑不够很多字数。。。。那么我只能尽力了,尽力去写实,去用朴素的笔触描写我的大脑中或简单或幼稚或可笑或可悲的想法,肆无忌惮,心照不宣,有恃无恐。谁叫这是我的地盘呢?无所谓评论了,在各种论坛中的浸泡早已练就了笑而不语的内功。好吧,午饭时间到了,其实我还有很多废话想说,怎奈,我还要去准备午饭,保暖才能思“淫欲”,先到这里吧。

Continue Reading